0.00
拉萨市林周县介绍
  • 产品详情
  • 产品参数
  • 产品评论


开启2024新年


拉萨市林周县

        拉萨市辖县。位于市境东北,县城距市区65千米。西、南与城关区、堆龙德庆县相连,北界当雄县;东与那曲地区嘉黎县、墨竹工卡县毗邻。林周,系藏语“天然形成的地方”之意。清咸丰七年(1857)成立林周宗,属地方政府管辖。1959年林周、旁多两宗合并设林周县。1972年,将林周县以卡拉山为界划分为林周县和林周农场两个县级单位。1984年农场并入林周县。1988年原属达孜县管辖的澎波区划归林周县管辖,逐渐形成当今的行政区划。总面积4512平方千米。县政府驻地甘丹曲果镇,辖1镇、9乡。全县总户数91759户,总人口约5.28万。(数来源:西藏在线)

一、特色产品
1.澎波牦牛

       牦牛,是西藏地区常见的一种畜牧动物,也是当地居民进行日常生活与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作为当地的主要家畜之一,牦牛数量在西藏地区占据着很大的比例,这里有着386万头牦牛,占到了该地区的牲畜总数的11%。

       其中澎波牦牛是西藏林周独特的物种,它们的毛皮厚实且细软,能够很好地抵挡高原上的严寒气候。在草原的户外,澎波牦牛能够自如地穿梭,但它们同样也能够在牧民家庭中生存良好。澎波牦牛的形态较为庞大,步履稳健,肌肉发达,并擅长在高寒环境中进行长途跋涉。

        澎波牦牛不仅为西藏地区的牧民提供鲜奶和肉类,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多贡献。作为高原上的主要农产品,澎波牦牛的畜产品不仅满足着本地区的需求,而且也大量出口到其他地区或国家。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西藏地区的畜牧业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中。除了传统的放牧方式以外,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普及了半固定式畜牧、固定式畜牧、农业与畜牧耦合等现代化的养殖方式。虽然传统放牧方式依然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以现代养殖方式为主的经济模式已经形成。

         总得来说,澎波牦牛是西藏地区的瑰宝,在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中都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除了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之外,它们也是西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澎波牦牛的保护、改良和利用,以使它们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

林周县科技赋能牦牛产业发展

       林周县大力实施以科技为引领、以农牧结合为突破口、以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为基地,探索发展全产业链条牦牛产业,同时通过全产业链条,将饲草种植户、牦牛养殖户有效纳入其中,让群众致富增收更有保障。

        2022年5月20日,由拉萨净土数字经济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智慧牦牛管理系统在林周县阿朗乡拉康村列格组试点成功。系统依托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牦牛的精准定位和精细化管理,同时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让信息多跑路,牧民少跑腿,获得农牧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智慧牦牛管理系统包括智慧牦牛大数据平台及大数据平台前端定位两大设备。前端定位牦牛随身佩戴,通过大数据平台,群众可以在手机客户端实时监控牦牛的位置、运动轨迹,从而快速寻找丢失的牦牛、掌握牦牛的健康状况。

       林周县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位于林周县松盘乡松盘村,总投资1.5亿元,园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东区为牦牛繁育基地,于2019年2月投入运营。牦牛繁育场立足实际,认真研究种草养畜,大力实施以科技为引领、以农牧结合为突破口、以林周格桑塘现代农牧示范园区为基地,集饲草种植、牦牛繁育、科学养殖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牦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做大做强做优林周牦牛饲草产业,聚合“良种、设施、营养、技术、模式”等创新要素,基地牦牛存栏达4100余头。投入运营以来,示范园围绕牦牛现代化养殖设置的目标,积极开展科学养殖、高效繁育、适时出栏的研究探索,进行科学的饲料配比,最大程度满足牦牛各阶段的营养需求,实现了育肥周期内牦牛日增重达750克、牦牛饲养周期缩短至3到4年的目标,较好地解决了当地牦牛饲养“夏长、秋肥、冬瘦、春死亡”的问题,为拉萨市牦牛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专家朱彦宾告诉记者,“目前,2.5岁的公牦牛30%已经达到300公斤,两岁多的母牛已经开始产犊,这在牦牛种业上是个很大的突破。我们研究了冷季牦牛生长与育肥期蛋白和能量的需求参数,同时还给整个牛群建立了档案,测定了80多项表型指标,为下一步牦牛的育种、繁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园区带动多名本地群众和大学生实现了稳定就业。在就业的过程中,群众被科学喂养牦牛带来的效益打动,不少群众还将自家的种牛寄养在园区。

        截至目前,林周县格桑塘农牧产业示范园已出栏牦牛1000余头。下一步,园区将以牦牛高效繁育为抓手、短期育肥为突破口,做好市场细分,把格桑塘建设成为拉萨市乃至西藏自治区巩固脱贫成效和乡村振兴的样板基地,为农牧民切实带来实惠。


2.澎波半细毛羊

      澎波半细毛羊是西藏地区的一种全新家畜品种,拥有优秀的生产性能和经济价值。该品种产毛量比当地羊高3倍,产肉量高1倍,羊毛质量优良,更适宜氆氇用料。它是在澎波当地羊为母本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疆细毛羊和茨盖半细毛羊为主要父本进行杂交后,再导入适量茨盖半细毛羊血液后,经过横交固定、定向生产毛肉而培育的。

        澎波半细毛羊在生产效益上非常突出,既可生产羊肉,也能产出羊毛和氆氇等产品。其毛质柔软细腻,光泽较好,更适宜氆氇用料,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此外,澎波半细毛羊的体形较大,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广,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适应于高寒、低温的恶劣环境。

       该新品种在生态和社会效益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改良后代的累计产量达到了60多万只,累计增加的产值也超过了15000万元,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此外,优秀品种的培育还有助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还能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在澎波半细毛羊的培育中,科技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品种选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科技人员开展了系列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了品种的进步和推广。未来,科技的进一步应用将推动澎波半细毛羊品种的进一步升级和推广,为推动西藏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二、特色景点

1.热振寺

     热振寺由"噶当派"创始人仲敦巴创建于1057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是西藏"噶当派"的第一座寺庙,坐落在距拉萨北面240公里的林周县唐古乡境内。相传,从前这里是一座没有一棵草木的秃山,后来藏王松赞干布到这里巡视,把洗发的水洒在山坡上,并祈祷祝福,于是长出了两万五千棵翠绿的柏树。"热振"是"根除一切烦恼,持续到超脱轮回三界为止"之意。

       热振寺在拉萨市之林周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北、唐古乡普央岗钦山麓,唐古乡距县驻地88公里,县城距拉萨市65公里。

       距离拉萨北面240公里的林周县唐古乡就是拉萨著名寺庙热振寺的所在地。它始建于1056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热振寺是藏传佛教噶当派的第一座寺庙,现为格鲁派寺庙。七世热振·洛追嘉措赤烈伦珠活佛的驻锡地就在热振寺旁。热振寺一直以来就有着爱国爱教的传统,他们以保护国土为己任,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坚定信念护国护教,历代热振活佛在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方面曾做出过重要贡献。

      在热振寺的西侧有一个著名的"帕邦当",被僧俗等为"圣道"。"帕邦"意为巨大的石头,"当"意为草坪或坝子。热振寺里供奉的主尊佛是"降白多吉"(妙集金刚)。藏族民间传说,每逢藏历羊年7月15日,以密集空行母荼吉尼、卡珠玛、桑瓦益西等十万天女下凡,并且诸路女神在此设坛集会超度众生。为此,在历史上形成了这个传统的节日。这天,各地的善男信女,千里迢迢云集在这块美丽的磐石草场上,敬献各种供品,念经诵咒,祈祷平安昌盛,百业兴旺,功德圆满。

2.夏寺 - 西藏林周县尼姑寺

      夏寺,又称尼姑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林周县强嘎乡郭吉村旦马山山坳处,是西藏朝佛圣地,距今700多年历史。

       夏寺,"强嘎"系藏语译音,意为"北面",位于县境西南部。郭吉村原有一座寺庙,传说有三位女孩来该寺拜佛,因晚上无居住地,所以三位女孩就念咒语把寺庙变为尼姑庙,该寺也因此而得名。后为了纪念这三位拜佛者,就兴建了三座佛塔。1985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修复开放。

       在历史鼎盛时期,夏寺曾有尼姑100名,现有尼姑总人数57人,文物件数100件,佛塔108座,这些佛塔成为该寺的著名景观。

  3.黑颈鹤自然保护区

     每年到拉萨市林周县越冬的黑颈鹤主要集中在卡孜乡和春堆乡,作为守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力量,林周县公安局春堆乡派出所充分发挥职能责任,奋战在保护生态环境第一线,多举措加强黑颈鹤保护,为织密生态环境保护网、筑牢生态安全防线不懈努力。

  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唯一生活、繁殖在高原的鹤类,藏语称为“冲冲”。每年10月底,都会有黑颈鹤来到林周县自然保护区越冬。林周县春堆乡春堆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黑颈鹤巡护员普琼表示,近几年,来村里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越来越多,充分体现了国家和地方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以前发生过流浪犬袭击黑颈鹤和家畜的情况,我们接到群众反映后,第一时间向派出所寻求帮助。针对这一情况,派出所持续开展了对流浪犬的清理工作,不仅保护了黑颈鹤,也保障了当地老百姓的安全。”普琼说。

  近年来,随着相关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宣传,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升。林周县公安局春堆乡派出所副所长宋宏向记者介绍,派出所民警在保护黑颈鹤工作中,除了清理潜在隐患和宣传杜绝偷猎行为外,也会联合联户代表开展徒步巡逻,时刻关注和掌握自然保护区的最新动态,一旦发现有黑颈鹤、斑头雁、赤麻鸭等受伤的情况,会在第一时间进行保护和救治,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据了解,西藏黑颈鹤种群数量从20世纪的不足2000只,增长至如今的过万只,得益于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2021年到林周县越冬的黑颈鹤有2000至2200只,大部分集中在虎头山水库和卡孜水库两处,其中虎头山水库周边的黑颈鹤最多,有上千只。

4.热振国家森林公园

      热振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风景区,占地面积7463公顷,具有独特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已被自治区列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区。其中有一股泉水被称为"热振圣水",久负盛名。因此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及民俗风情吸引着大量旅游观光者,并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

     热振国家森林公园于2004年被国家正式批准成立,热振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西藏林周县北部唐古乡境内,距县城95公里,距拉萨160公里,是西藏著名的自然旅游风景区。海拔4200米,占地面积7463公顷,保护区连绵30公里的热振河谷形成了独特的河谷风光,山清水秀,古柏环绕,环境优雅,是西藏不可多得的自然旅游风景区。

       热振国家森林公园内生存着大量的珍惜野生动植物,黑颈鹤、白唇鹿等野生动物都在森林公园内部和周围繁衍生息。另有22万株的千年古刺柏,部分高达5-12米,树龄300-500年,胸径30-80厘米,单株材积最高可达3.5立方米,是著名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三、电影推荐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是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剧情片,由陆川执导,多布杰、张磊、奇道等主演。

       影片讲述了记者尕玉和巡山队员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态环境,与藏羚羊盗猎分子顽强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

      尕玉(张磊 饰)本来是个警察,为了调查藏羚羊猎杀状况,他假扮记者身份,随考察团来到可可西里——那里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含氧量极低。就在这个人类生存的“禁区”,尕玉目睹了一幕幕人性的贪婪以及人类与环境的狂暴冲突。首先是藏羚羊保护站的巡山队员被盗猎人枪杀,接下来他们见到了悲惨的一幕:盗猎者逃走,只留下众多只剩嶙峋白骨的藏羚羊。巡山队员在恶劣的环境中追捕凶手,最终只夺回了一部份的藏羚羊皮毛。一方面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另一方面还要与凶残的盗猎者周旋,巡山队员和尕玉面临着生死考验。


零售价
0.00
库存量
1
销量
1
积分最多可抵消
0
店铺
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