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
一、地理位置
改则县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地处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区的东部、藏北高原腹地。东与那曲市的双湖、尼玛县相接,东南与措勤县相连,南与日喀则市的仲巴县毗邻,西与革吉县、日土县接壤,北以昆仑山为界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界。
二、景点
夏岗江雪山
夏岗江雪山位于洞措乡境内,距县城约100公里。雪峰终年积雪,与日月相映成辉。雪山底部有温泉,可开发利用。
据传,夏岗江雪山原是一位美丽的少女,许配给了阿里有名的神山岗仁波齐做妃子。在远嫁岗仁波齐的途中,被改则洞措境内一个阴险的老头扎古朗占为己有,悲愤之余,她化成了千年不化的雪峰,并在雪峰下生出一眼清澈见底的温泉。因此人们猜测,这眼汩汩上冒的温泉,是少女一直在流淌的幽怨的眼泪,是她在对扎古朗进行着无声的控诉。
麻米湖
麻米湖位于麻米乡境内,距县城90公里。麻米湖是传说中的玛旁雍措的右眼,是境内知名的圣湖之一,湖水会根据天气的不同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麻米寺
麻米寺位于麻米乡古昌山谷中,距今有近800年历史,是境内历史最悠久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麻米寺依山而建,有修行普巴(山洞)1处,有经堂、僧舍、佛塔等寺庙建筑,寺藏有藏传佛教经文、经书等典籍。是了解改则藏传佛教文化的窗口。
三、民风民俗
色果民俗
改则服饰
色果民俗是境内部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在色果部落众多的民俗文化中,其在部落时期的独特的婚俗和森果妇女服饰,是研究和了解色果部落文化的重要窗口。色果部落包括森果强玛部落和色果罗玛部落,居住在今物玛乡和麻米乡境内。表亲(表兄妹等)通婚是色果部落婚俗的独有特征,色果女装是境内独具特色的服饰之一,通常采用氆氇、羊皮为材料,配有鲜艳的青、红、蓝、绿、黄、黑、紫等七色,再配上各类首饰,刀具,象征彩虹,是色果妇女自然崇拜的具体体现。色果妇女服饰分有袖和无袖两种,传说是从格萨尔王的妃子升天时的着装演化而来。
阿里地区主要流行的宗教为藏传佛教和苯教,其中藏传佛教以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为主,寺庙包括苯教寺庙古入江寺,萨迦派寺庙普兰科迦寺,格鲁派寺庙札达托林寺。7世纪,佛教通过吐蕃王松赞干布的两名妻子——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大唐的文成公主——传入西藏,与西藏本土的苯教发生激烈的冲突。尊崇佛教的国王纷纷从印度迎请佛学大师进藏弘法,并将阿里地区的冈仁波齐视作神山。藏传佛教逐渐形成,成为阿里地区的主流宗教信仰。10世纪末,仁钦桑布在阿里创立了第一座寺庙。11世纪中叶,应古格王绛曲沃邀请,阿底峡来到古格与仁钦桑布一起传经弘法,是为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传之始。相隔20多年后,在托林寺召开大法会,史称“火龙年大法会”。12世纪末,传入竹巴噶举派。13世纪中叶,直贡噶举派传入阿里。15世纪,古格人阿旺扎巴前往后藏拜宗喀巴为师,学成后,返回古格,传播格鲁派,托林寺为该教派传播中心。17世纪上半叶,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经克什米尔到古格扎布让传授基督教。古格灭亡后,西方基督传教士被驱逐出境。
四、特产
野生动物产品:野牦牛、野驴、黄羊、藏羚羊、岩羊、大头羊、狗熊、猞猁、草狐、旱獭、雪鸡、黄白鸭等野生动物的肉、皮张、毛绒等。
农牧业产品:改则县以牧业为主,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马、绵羊、山羊等,这些动物的肉、奶、毛绒等也是当地的特产。
手工艺品:改则县的手工艺品,如编织品、刺绣等,这些通常由当地的妇女制作,具有浓郁的藏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矿物产品:由于改则县地处高原,地下的矿物资源如盐矿等也是当地的特产之一。
能源产品: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可满足小型发电机的工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