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
一、地理位置
谢通门县隶属于日喀则市,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西北部、雅鲁藏布江北岸。东邻南木林县和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北接那曲市申扎县,西邻昂仁县,南与萨迦县和拉孜县接壤。
二、景点
雪拉普岗日峰
雪拉普岗日峰亦称“雪拉普康日”,意为“雪拉沟雪山”。在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北,海拔6310米,为冈底斯山一峰。终年积雪。山麓有天然牧场,养有牦牛、绵羊、山羊等牲畜。
鸡约姆拉日峰
鸡约姆拉日峰亦称“鸡约姆拉山”,意为“大母鹿神山”。在日喀则谢通门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为冈底斯山一峰。有野驴、羚羊、早獭、狗熊、山猫等野生动物;产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
达琼东拉峰
达琼东拉峰亦称“达蒙东贡嘎”,意为“马凤面神山”。在谢通门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为冈底斯山一峰。山麓有天然牧场,养有牦牛、绵羊、山羊等牲畜。有野驴、羚羊、黄羊、盘羊、獐子、猞猁、狗熊等野生动物,产虫草、贝母、大黄等珍贵药材。
三、特产
谢通门三绝:皮具、藏刀、陶器。
谢通门皮具是谢通门县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手工艺产品,其制作工艺至今有近300年的历史,因此谢通门县素有“皮具之乡”美誉,以皮具工艺闻名于全国乃至世界。皮具做为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代表性藏族传统工艺之一。
手工艺皮具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流传广泛的代表性民间传统工艺作品。手工艺皮具主要原料以耗牛皮、羊皮,经过传统染色工艺加工出了各种颜色皮革。手工艺皮具所用的线都是称为“皮线”的,“皮线”是最薄的耐用的皮子加工制成。民族手工艺皮具具有深厚的历史流传外,还具有高原的乡土气息,皮具的手工艺品有着极其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谢通门藏刀
“谢通门”的意思是“一见则喜”,传说莲花生大师来到这里,看到此地就笑了,故有此名。谢通门县城所在的卡嘎镇卡嘎村(“卡嘎”意为“断岸”)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附近有著名的“卡嘎温泉”。由于卡嘎村的藏刀作坊大多位于温泉附近,伴随着温泉的袅袅蒸汽而锤打成形,故也被形象地称为“朗巴卡嘎”藏刀——— “朗巴”即“水汽”的意思。 关于“朗巴卡嘎”藏刀的制作技术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最初是从拉孜县民间流传过来的,主要以个体作坊、家庭祖传等形式代代相传;另一说最初出自于不丹,因边贸往来传入西藏,深受藏地人喜爱,后来有人专门到不丹偷偷学习制作工艺,并记录在胳膊上带回后藏,同时融入了当地的加工手法,成为一个独特的藏刀品牌。
谢通门陶器
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牛村烧制的陶器完全靠手工制作,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都很原始、简单。该地区生产的陶器系泥坯烧制白灰色陶,选料精、做工细、色彩好、品种多、应用广,产品美观大方、朴实。主要分为生活用陶、宗教用陶和建筑用陶三种。工艺流程主要有取土、和泥、成型、上釉、烧制等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谢通门县牛村的制陶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陶罐产品也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优良的品质、低廉的价格、齐全的品种、精美的工艺、良好的实用性,以及粗犷简洁的造型,在后藏及拉萨等地占有很好的市场。2007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藏陶
西藏陶器的发展历史悠久,从现有的考古资料可以判断,西藏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陶器的生产。藏民族先辈们在简朴而严酷的环境下,以坚强的信念、无比的智慧和顽强的斗志创造着与自然和谐相伴的文明。
藏陶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主要用于宗教祭祀和王室贵族中,是一种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以朱墨彩绘双体陶罐为例,它不是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具,而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器物——在氏族部落举行重大祭祀和庆典活动时使用的一种礼器。随着制陶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发展,藏陶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陶器生产在高原各地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制陶之乡几乎遍布全藏区。
因此,陶器发生和起源的首要前提是人们对于粘土的性能有一定的认识。有理由认为,藏陶的起源和陶器的起源过程是异曲同工的,都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逐渐发现发明的。据考古资料证明,藏陶在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昌都的卡若,林芝的云星、红光、居木、加拉马、墨脱的背崩村、马尼翁,拉萨北郊的曲贡村,山南乃东的钦巴村,阿里的札达等文化遗址都有发现。1978年在西藏昌都发现的卡若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海拔最高、经度最西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这里出土的两万多件陶片中,能够辨认器形的就有1234件。这充分证明,西藏陶器的发展历史悠久,陶器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器皿之一,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陶器的生产。
目前,自治区文化部门已开始着手保护与发展这门传统文化,仅列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的就有谢通门县“牛”村陶器制作技艺、曲松县陶器制作技艺、扎囊县陶器制作技艺和西藏红陶烧制技艺,一些民间力量也参与到藏陶的制作、推广中,藏陶有望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下焕发出新光彩。
藏陶的制作方法
从现有考古学的研究我们知道,陶器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捏制法,用手捏制一些比较小的器物,这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但其造型比较粗糙,不规整,且不适用于一些形制较大的器皿。一种是贴筑法,即将粘湿的泥团捏制成片,在一个物体外部一块块敷贴整合而成,一般用两层或数层泥片。这种方法制作的陶器器身厚重粗糙,器形不规则。一种是盘筑法,即将泥料揉搓成条,从下往上盘绕成形,然后再用陶拍和陶抹拍打、压抹完成。以上三种方法是目前发现的陶器制作最早、最原始的方法,此外还有轮制、模制和雕塑法等几种方法。西藏东部大多采用这三种方法,而西藏中部地区的制陶技术更为先进,轮制法较普遍。
在制陶工具上,主要有陶制内模具、陶制慢轮下面的轴承、陶凸、釉刷、木拍、木刀、钻孔木棍、木质雕花刀等。在制陶能源上,西藏南低而北高,东南为林区,制陶时烧木柴,而西北只好用牛粪或草皮做燃料。在制陶原料上,主要是陶土和铝矿石粉。
藏陶的纹饰和种类
从昌都镇卡若村的卡若遗址出土的陶片看,陶色有红、黄、灰、黑四种,以黄灰色为主,纹饰以刻划纹为主,也有绳纹、附加堆纹、压印纹、篦纹、蓝纹、抹刷纹以及彩绘,主要图案为三角折线、方格、菱形、连弧、贝形、圆圈及四方形纹。陶器种类主要有罐、钵、盆。其中,盆的器形一般较大,敞口,平底,深腹,制作较精,多为盛器;碗的形器较小,敞口,平底,可分直口和多口两型;罐的器形大小悬殊,制作精致,可用作汲水、烧煮食物和储藏粮食等。从器形上看,有小口垂腹罐、小口鼓腹罐、长颈短唇罐、深腹罐、大口罐、单耳罐、双体兽形罐、带流罐和带嘴罐等类形。
从拉萨市北郊的曲贡文化遗址看,出土陶片多为素面,器物表面磨光,它的面貌与卡若遗址相比,显示出一定的进步性。例如,陶质火候较高,泥质磨光黑皮加工最为精细,器表光亮如黑釉;陶胎质密、坚实、纹饰较为丰富,有刻划纹、重菱纹、三角纹、波折纹、蛇纹、多饰于陶器的腹、颌、耳部。明朝时,制陶技术上已经出现了侵轮加工。陶器不仅有夹砂陶,还有泥制陶,陶色有褐、黑、灰、红色,器种有罐、碗、豆、壶等,带耳器较多,特别是圆底的“球形罐”最具特点。
卡若与曲贡的陶器对后世西藏制陶工艺产生了极大影响。到公元七世纪,制陶技艺有了一定的规模,制陶种类主要以刻划花纹的碗和小花瓶,釉色有蓝、紫、绿、黄等种类,西藏把这种釉陶总称为“唐碗”。到了元代,西藏釉陶已从制作少量的生活用品扩大到了建筑方面。这一时期,西藏各地都可以生产釉陶了。到了明清时期,西藏的釉陶技艺已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陶器的需求量不断扩大,成了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连吃饭的碗、盛牛奶的瓶及酿酸奶的罐火炉、茶壶都使用陶器。
藏陶的用途
西藏用陶贯穿在生活用陶、宗教用陶和建筑用陶三方面。生活用陶的种类有:酥油罐、陶锅、酥油茶壶、热茶炉、酸奶罐、青稞酒壶、酒坛、花盆、便壶、保温缸、陶模具、陶轮、陶托和陶热等。宗教用陶的种类有:酥油灯、净瓶、擦擦、桑炉、陶锅、香插等。建筑用陶主要为琉璃瓦,图案多为琉璃滴水、飞天、仕女、狮、虎、花卉等。琉璃瓦都用于西藏的碑亭、桥、寺庙的歇山式建筑上,如布达拉宫前面的御制平定西藏碑亭、御制十全武功碑亭和拉萨琉璃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