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
1.简介
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牦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体两侧和胸、腹、尾毛长而密,四肢短而粗健。牦牛生长在海拔3000米一5000米的高寒地区,能耐零下30℃一40℃的严寒,而爬上6400米处的冰川则是牦牛爬高的极限。中国牦牛占世界总数的85%,其中多数生长在西藏高原。
起源:牦牛是中国青藏高原为起源地的特产家畜,也是"世界屋脊"著名的景观牛种。藏语叫雅客,国外通称为"yak",即为藏语的译音。牦牛的叫声象猪鸣,所以又称它为猪声牛。《史记·孝武本纪》载:"泰一所用,如雍一畤物,而加醴枣脯之属,杀一牦牛以为俎豆牢具。"西方国家见其主产於中国青藏高原藏族地区,因而也称它为西藏牛。牦牛的尾巴如象马尾,所以也有人称它为马尾牛。
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达尔文将其物种进化的结论运用到家畜起源的问题上,认为家畜是经人驯养的野生动物而产生的。
仿古牦牛头
根据达尔文学说,一切动物或牛种,不管是现存的,或在古代存在而现已灭绝的,彼此都有着不同远近程度的亲缘关系。如果它们的形态和内部结构等相似之处越多,生殖隔离程度越小,它们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或他们从一个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时间就越近。否则,它们脱离开共同祖先后,经过了一段相当长的进化时期,有的在万年甚至百万年。
2013年的家养牦牛,在国内外的一些文献上,都说是起源於中国的西藏;2013年的野牦牛,是家养牦牛的祖先。但从中国华北、内蒙,以及西伯利亚、阿拉斯加等地发现的牦牛化石考证,不论现今分别在中国藏北高原昆仑山区的野牦牛,或是由野牦牛驯养而来的家牦牛,都是距今三百多万年前(更新世)生存并广为分布在欧亚大陆东北部的原始牦牛,后来,由於地壳运动、气候变迁而南移至现世界屋脊--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并能适应高寒气候而延续下来的牛种。因此,可以这样说,牦牛起源於欧亚大陆的东北部;现今的家养牦牛和野生牦牛,都是同一祖先的后代,他们之间不存在先代、后代的关系。2013年的野牦牛,也不是家牦牛的始祖、始源或祖先。
另外,在我国历史上,殷周时期即开始用牦牛与普通牛、瘤牛进行杂交,现今沿青藏高原边缘还有一个广阔的接触地带,他们之间通过能育的母犏牛进行基因交流。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现存的牦牛在其起源和形成的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普通牛及瘤牛的一些基因。
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角可制工艺品,骨头是药材。牦牛素有"高原之舟"之称,它既可用於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牦牛产品,远销中东地区。1978年以来,活牛销往香港,以肉质细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有野味风格而受到欢迎。绒毛是纺织工业的高级原料,将其漂白退成驼色,可替代驼毛织成毛衫、围巾,在大衣呢中掺入牛绒,不仅降低成本,还能使产品挺括,提高质量。
2.牦牛肉干营养价值
(1)强身健体——牦牛肉中富有含肌氨酸、肉毒碱、丙胺酸、亚油酸和维生素B1、B2,这些营养物质可以促进陈代谢,增加肌肉力量,修复肌体损伤,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的作用。
(2)增强免疫——牦牛肉含有足够的锌、谷氨酸盐和维生素B6。维生素B6能够促进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和合成;锌、谷氨酸盐与维生素B6共同作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牛肉中的氨基酸组分比猪肉中的成分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特别适宜。
(3)补铁补血——铁是造血所必需的元素,而牦牛肉中富含大量的铁,多食用牦牛肉有助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4)防病抗衰老——牦牛肉中含有的锌是一种有助于合成蛋白质、能促进肌肉生长的抗氧化剂,对防衰防癌具有积极意义;牛肉中含有的钾对心脑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有着防病作用;含有的镁则可提高胰岛素合成代谢的效率,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三低食品。
3.牦牛肉干制作过程
(1)制作步骤
①.切割:肉块形状为长方,沿长轴将肉块割一刀,根部不断,成“人”字状以便晾晒。
②.晾挂:将割好的肉块悬挂在通风阴凉的房子里,肉块之间不要接触。
③.冻结:肉块很快由热变凉直至冻结,冻结速度越快,干肉质量越好。
④.脱水干燥:晾挂后45天左右,经过脱水风干即成干肉
(2)制作过程注意事项
①.原料肉的要求:选择健康、壮硕的新鲜牦牛肉作为原料肉。
②.加工季节:风干肉的加工季节性很强,集中在气温低,无苍蝇的冷季节进行,这样可保证质量。
③.是否风干检查工作:从肉条中选择最大的肉用双手掰,如果容易脆段即为晾干好了,优质肉干,颜色呈棕黄色,表面油多,易断碎。劣质的颜色呈黑、油少、不易掰断或硬而不碎。
④:储存方式:多将风干肉收藏在布袋内,挂在干燥通风阴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