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非遗-藏戏
  • 产品详情
  • 产品参数
  • 产品评论
· 藏戏的起源 ·

图片
图片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

      14世纪,噶举派高僧唐东杰布在云游途中于1430年主持营建了据说是西藏的第一座铁索桥。在建桥过程中,他发现民工中有七个能歌善舞的姐妹,遂在白面具戏基础上,吸收佛经传说和民间传说故事中带有戏剧因素的内容编排表演节目、设计唱腔动作和鼓钹伴奏,指导七姐妹演出,借以宣传宗教,为行善修桥募集资金。

图片

      七姐妹天生丽质、舞姿轻盈、歌声优美动听,观者以为仙女下凡,赞其为“阿吉拉姆”,所以藏戏又被称作“阿吉拉姆”,亦由此而得名。

图片


     17世纪时,藏戏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所以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






· 八大藏戏 ·

图片

图片

      在几百年的流传过程中,藏戏先后出现了许多传统剧目,至今久演不衰的是著名的八大藏戏。

      八大藏戏分别为《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

      各个剧目的演出时间不等,短的只要几个小时,长的可连演几天,但每出戏一般都可分为序幕、正戏、和告别祝福仪式三大部分。

藏戏的文学基础是在古老的民间说唱‘仲鲁’和‘古尔鲁’的语言基础上发展来的;其标志性人物是从古代民间歌舞‘阿卓’的标志性人物演变来的;其表演形式是从抗灾歌舞‘吉达’和喜庆歌舞‘谐青’发展而来的;其表演程式是从古老的民间歌舞‘仲孜’和‘阿卓’的表演程式繁衍产生的(参见《当代西藏乐论》第178页)

西藏最早的藏戏团是山南的宾顿雪巴,最有名望的是拉萨的觉木隆剧团。其传统剧目尚存10多种,最具代表性的是“八大藏戏”,即《文成公主》(a-lca-rgya-za)、《朗萨霁波》(snang-sa-vod-vbum)、《卓娃桑姆》(vgro-ba-bzang-mo)、《赤美滚登》(dri-med-kun-ldan)、《顿月顿珠》(don-yod-don-grub)、《诺桑王子》(chos-rgyal-nor-bzang)、《索吉尼玛》(gzugs-kyi-nyi-ma)、《白玛久巴》(pad-ma-vod-vbar)

而获得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历史剧《文成公主》,其优美动人的故事、色彩斑斓的服饰、独具特色的表演、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等,充分体现了藏戏发展的最高水准。近年来,还创作了一些新剧目,著名的有《大元帝师》《解放军的恩情》《幸福证》《老车夫新传》等,深受藏族群众喜爱。

图片



第一节   藏戏剧种

西藏地方的民族戏曲,发展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藏族最古老的戏曲是公元8世纪起源于雅隆地区的白面具戏和公元14世纪起源于后藏地区的蓝面具戏。这两种戏曲的兴起,又促进了一些新的地方剧种的繁衍,从而影响和推进了近代藏族戏曲发展的进程。

直至目前,西藏地区共有5个不同的地方剧种,分别为古朴原始的白面具戏、高亢悠扬的蓝面具戏和具有山歌风格的昌都戏、具有佛教音色的德格戏,以及独具特色的门巴戏等。这些地方剧种,都具备有各自独特的个性,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

图片



1.白面具藏戏  

白面具藏戏,形成于公元七八世纪,是藏族戏曲剧种的母体剧种。据《当代西藏乐论》(边多著)记载:“白面具藏戏是古代藏族人在模仿狩猎时的原始劳动歌舞的基础上,编织一些寻猎等民间故事而形成的。”早期的桑耶寺壁画中,就清晰地描绘有桑耶寺落成时演出白面具藏戏的精彩场面;而今现存的白面具藏戏中仍然表演一些狩猎内容的情节。

白面具藏戏的韵白、唱腔和舞姿神态中,皆有模仿动物的吼叫声,这也是根据“西藏歌音七品”而设计创作的。西藏歌音七品即中令、仙曲、绕地、六合、五合、奋志和近闻。“中令声似鸿雁的叫声,仙曲声似黄牛的吼声,绕地声似山羊的叫声,六合声似孔雀的啼鸣,五合声似杜鹃的啼鸣,奋志声似骏马的嘶鸣,近闻声似大象的嚎叫声(参见《当代西藏乐论》第23页)

图片




因此,白面具藏戏的曲牌种类少,演唱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演唱形式就是在鼓钹的伴奏下,表演者一面唱一面原地踏步,有时也有伴唱,但这种伴唱主要是重复或变化每一句的最后一个音。其音乐唱腔至今仍保持着粗犷、原始、古朴等风格特色。

雅隆(yar-klungs)是白面具藏戏的发祥地,主要流传于山南一带和拉萨少数地方。现在西藏有白面具藏戏团8个,即雅隆扎西雪巴剧团、尼木塔荣扎西雪巴剧团、堆龙扎西雪巴剧团、琼结宾顿巴剧团、堆龙措美巴扎西雪巴剧团、谢仲卓巴剧团、山南热谢卡扎西雪巴剧团和尼木林周岗扎西雪巴剧团,这些剧团至今仍活跃在西藏各地。

图片



2.蓝面具藏戏  

蓝面具藏戏,起源于后藏地区,是西藏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表演最全面、技巧最丰富的剧种。人们常说的藏戏,实际上就是指蓝面具藏戏。

公元14世纪晚期,噶举派高僧唐东杰布为了修桥造船,广泛募筹巨资,在白面具藏戏的基础上,以民间故事和佛经传记为内容,借鉴喇嘛嘛呢说唱艺术,并吸收藏族歌舞加工提炼,使之适合于表现故事、刻划人物性格的戏曲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蓝面具藏戏,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图片



蓝面具藏戏主要有四大剧团,即昂仁炯巴剧团、仁布江喀曲宗剧团、南木林香巴剧团和拉萨觉木隆剧团。这些剧团唱腔丰富,表演讲究,戏装较为华丽。

蓝面具藏戏四大剧团中,最有特色的是昂仁炯巴剧团演出的迥巴藏戏。迥巴藏戏源于日喀则昂仁县的日吾其乡。该乡是藏戏创始人唐东杰布的故乡,也是迥巴藏戏的发祥地。演员出场时多戴蓝色面具,故称“蓝面具派”,也称“新派”。

其演出程序为:开场时,先敲3遍锣鼓,后由戴蓝面具的“温巴”出场报剧目。随着锣鼓节奏,6名执鞭蹬靴腰系牦牛尾的演员出场,领头者称“太子”,此场面称“佳鲁钦比”,意为“太子降福”;其后是2名扮仙女的演员出场,称“拉姆堆嘎”,象征仙女下凡。上述过程相当于“序幕”。

图片



序幕之后,锣鼓敲响引入正戏。首先出场的两名演员称“杰鲁”,头戴白帽,身穿红袍,手持木杖;其后紧随6人(4男2女),头戴双翼高冠,开始说唱。随着剧情展开,或由一人解说剧情,或有领唱道白者,或有众人帮腔齐唱,唱腔高亢嘹亮,粗犷有力。演出片断之间穿插集体舞、双人舞、单人舞,场面热烈欢快。

最后是集体舞和祝福仪式,藏语称“扎西”(bkra-shis),全体演员出场将演出推向高潮。迥巴藏戏除唱腔优美、感情浓厚外,最受观众喜爱的还是其轻松娴熟、幽默滑稽的演技。

为了挖掘、抢救、发展、弘扬传统藏戏艺术,1960年,以拉萨觉木隆剧团为基础成立了藏族历史上的第一个专业藏剧团——西藏自治区藏剧团。

藏剧团把古老的藏戏艺术从广场搬上了现代戏曲舞台,建立了文学、音乐、表演、乐队等设施,把传统的面具表演和现代化妆表演相结合,成功地发展了布景、灯光等舞台美术,还运用民族管弦乐器和传统打击乐器综合伴奏,使之具有浓厚的藏民族特色,大大增强了藏戏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近十多年来,先后多次应邀到美国、日本及北欧诸多国家演出,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好评。

图片



表演程序:藏戏的表演程序分为3部分:一是开场戏,藏语称“顿”,亦称“温巴顿”或“甲鲁温巴”;二是正戏,藏语称“雄”;三是吉祥尾声,藏语称“扎西”(bkra-shis)

第一部分:开场戏,藏语称“顿”。由3种人物组成一个歌舞队,边歌边舞。这3种人分别为:

1)“温巴”:藏语意为“猎人或渔夫”,7人表演;手持彩箭,面戴头顶画有喷焰摩尼图案的蓝色面具,平整净地。

图片


2)“甲鲁”:藏语意为“王子或太子”,2人表演;头戴大黄高帽,手持弓箭,身着“甲鲁切”(王子服装)降福,但应具备“国政七宝”(rgyal-srid-rin-chen-sna-bdun,又称“轮王七宝”或“七政宝”,即金轮宝、白象宝、绀马宝、神珠宝、玉女宝、主藏臣宝和主兵宝)图案。

3)“拉姆(lha-mo):藏语意为“仙女”,7人演唱,头戴仙女头饰,身穿古代藏族妇女服饰。主要内容是赞美山河、祝福迎祥、赞美天神、歌颂造福于民的唐东杰布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演出中,通过韵白、演唱、舞蹈、表演等技巧展示才华,并穿插一些逗人发笑的滑稽对白。

开场戏中的主要部分是“平整净地”,藏语称“萨恰萨都”。所谓“平整净地”,主要是根据藏族最古老的本教思想,认为演出场所居住着许多鬼神,为了众人的安全,必须将鬼神请到演出场所之外,然后才开始演出正戏。

图片



第二部分:正戏。藏语称“雄”,包括一个剧目所有的全部故事情节,因此它的规模和结构就比开场戏和吉祥尾声大得多。

正戏开始时,全体演员一起出场。如果是历史剧,就在‘顿’之后立即开始正戏表演,而神话剧,则在‘雄’开始的时候,由戏师用快板韵白介绍剧情、地点、环境、人物和唱词,然后剧中人物分别从站成半圆的行列中出来,表演自己的规定动作、唱词,这样循环演出,长则七、八天,短则二、三小时(参见《西藏艺术研究》2001年第2期第59~60页)

剧中人物和歌舞队的循环演出,其中还穿插戏师对剧情发展的解释,并说明唱腔唱词,这是正戏的主要形式。

图片



第三部分:吉祥尾声。藏语称“扎西”(bkra-shis),意为“祝福迎祥”,是一种近似于宗教仪式的表演。常使用“达仁”长调唱腔,加上祝福吉祥的唱词,在鼓钹的伴奏下全体演员一起出场,载歌载舞。

这时,人们燃起了神香,祭祀的香烟飘荡在广场上空,人们举起雪白的糌耙粉撒向蔚蓝的天空,以求神灵永保人间的幸福安康。但有的藏戏班子喜欢运用民间歌舞形式表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这种吉祥的尾声与充满本教色彩的开场戏,形成了相互呼应相互对照的表演程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图片



表演技艺:藏戏表演是根据藏族堆嘎尔“吉演拉阿”(意为“戏曲五支”)和64艺技中的“吉乌则吉乜木吉”(意为“九种表演技艺”)的要求而形成的。戏曲五支的内容是演剧者、介绍剧情者、音乐者、服装者和喜剧者等5支。

换言之,就是要有演员的表演,要有戏师的说雄介绍剧情,要有鼓钹的伴奏,要有制作的服装和道具,还要有加强喜剧色彩的丑角演员的精彩表演等。九种表演技艺是媚态、英姿、丑态(这3种属身技)、猛烈、嬉笑、威胁(这3种属口技)、悲悯、愤怒、和善(这3种属眼技)等9种(参见《当代西藏乐论》第36页)

图片



按照格桑德吉老师在《浅论藏戏》一文中讲的:“从表演上讲,藏戏通常讲究唱、舞、韵、白、技、表,所谓‘六功’。”这六功是:

1):主要有合唱、独唱、帮腔等。合唱是歌舞队在开场戏和吉祥尾声中舞蹈时所唱的,独唱时歌舞队帮唱也是用合唱的形式;独唱有各种不同的调式,并表达不同的感情变化——欢乐、舒畅、愁苦、悲痛等;帮唱,是随独唱人的腔调变化而起到应声作用。

2):即舞蹈。藏戏中的舞蹈是宗教跳神仪式和民间土风舞揉和而发展起来的,基本动作有慢步、快步、退步转圈、单腿跳跃、转头行礼、躺身蹦子等。

3):是用诗句解释剧情的发展,是戏师(藏语称“雄协巴”,又称“剧情讲解人”)掌握的,由熟悉剧情和演员的表演者担任,多数情况由“顿”中的“甲鲁”担任讲解,起着衔接故事和向观众交代情节的作用。

图片



4):分为音节相等的诗句和普通道白两种。除剧情讲解人外,其它剧中人物对话都用“白”。但藏戏以唱为主,对白较少。

5):藏戏中的“技”是由“舞”发展来的。为了表现武艺高强的武士、将军等,就表演技术难度较大的箭舞、旋舞。在表演动作上也形成了一套程式,常见的有骑马、行船、爬山、登楼、擒魔降妖等。

6):主要指丑角的滑稽表演和面具表演(参见《西藏艺术研究》2001年第2期第62~63页)。这些表演程序,说明藏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

图片



音乐唱腔:音乐唱腔是蓝面具藏戏的重要组成部分。蓝面具藏戏的唱腔,具有词短腔长的特点,一般都是运用节奏自由多变的散板形式演唱,主要是以人物定曲,还可根据剧情变化发展运用,丰富多彩。据《当代西藏乐论》记载,蓝面具藏戏有唱腔(“朗达”)100多种,常见的有15种:

1)“达仁”:藏语意为“长调”。“达仁”分为两种:通俗的“达仁”结构简单,演唱通俗易懂;难度较大的“达仁”演唱技巧很高,特点是将主要唱词反复演唱,从而达到烘托气氛、渲染情绪的目的。

2)“达通”:藏语意为“短调”。这种唱腔结构规模较小,旋律通俗流畅。

3)“巴尔通”:藏语意为“中调”。这种唱腔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性格特征时很突出。这3种唱腔可通用,主要是指旋律的长短和结构的大小。

图片



4)“当罗”:藏语意为“反调”。这种唱腔,一般都是两句结构,当首句旋律的调性到了下句时则转至另一调性,故名“反调”。唱腔的情绪和色彩,都有较明显的对比。

5)“切能”:藏语意为“反复下半句唱”。

6)“觉鲁”:藏语意为“悲调”。不属于专曲专用的唱腔,各种人物都可用“觉鲁”抒发悲痛心情。它的旋律起于“6”音,又落于“6”音,演唱中强调“3”与“2”音。

7)“谐玛朗达”:藏语意为“歌戏混合唱腔”。是蓝面具藏戏特有的唱腔。曲式分为3部分(简称“A-B-A”):一是唱腔风格的散板形式,如需要表现抒情或悲伤的情绪时,就用平静缓慢的散板形式演唱,当剧情需要表现激情欢乐场面时,就用紧打慢唱形式演唱,当剧情需要表现激烈的冲突情绪时,就用多种速度和强弱对比等板式变化演唱;二是2/4拍子中板节奏的民歌旋律;三是又回到藏戏唱腔风格的散板演唱形式。

图片



8)“谐玛当朗达”:这种唱腔的结构类似歌戏混合唱腔,所不同的是唱腔的中间部分是由念板似的旋律所组成。它的演唱风格类似说唱,因而又称“说唱混合腔”。属于专人专用,结构类似三曲式,一、三段为散板,二段为眼板(1/4拍),适宜表演激动的情绪。

9)“当萨尔”:藏语意为“新腔”。

10)“当宁”:藏语意为“旧腔”。

11)“谢巴朗达”:属诗赞体唱腔,内容包括赞马、赞盔甲、赞盾矛、赞山河、赞家乡等,最受戏曲爱好者偏爱。结构类似三曲式,第一、三段落为散板,亲切感人;第二段落为一板一眼(2/4拍),节奏活泼多变。

图片



12)“均当朗达”:属主要人物唱腔。特点是旋律通俗流畅,情调深沉朴实,艺术感染力强,深受观众喜爱。

13)“当具朗达”:属普通人物唱腔。特点是旋律流畅,情绪饱满朴实,富有感染力。

14)“多巧米纳朗达”:属反派人物唱腔。结构为三段体,其中第二段落韵调更为流畅,充分表现了反派人物的阴险奸诈;唱词与旋律结合紧凑,具有说唱艺术特点。

15)“曲仓木朗达”:又称“扎西朗达”,属藏戏结尾唱腔。音调欢快热烈,具有隆重、喜庆的特色。这些唱腔高亢悠扬、明亮刚烈,旋律优美动听,形象地表现了藏民族的刚强性格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深受国内外观众欢迎。

图片



藏戏的音乐唱腔,也是从古老的各种民间音乐的基础上提炼、发展起来的。蓝面具藏戏中,除继承白面具藏戏的唱腔外,还有演唱别致的“嘿字腔”和技巧特殊的“仲古”,这两种旋律是藏戏的“桥粱”。

“嘿字腔”,是藏族戏曲唱腔中所特有的,它的旋律和唱法在白面具藏戏中较为普遍,这种唱腔比蓝面具藏戏的演唱要原始或平淡,在民间音乐中是没有的,被视为区别戏曲与歌曲唱法的重要标志。

“仲古”,藏语意为“嗓音的转折”,它是从白面具藏戏和其它民间音乐的歌唱中汲取的,是一种高难度演唱技巧。白面具藏戏的“仲古”唱法只有两三种,而蓝面具藏戏的“仲古”已发展到十几种唱法。

图片



蓝面具藏戏唱腔中最有特色的是伴唱,其形式既有简单的亦有复杂的,归结起来有3种:一是每段旋律的尾音在高中音时,伴唱要从主旋律音的下方大二度或小三度进行变化重复,这种伴唱是最普通最简单的。

二是每当主旋律的每段尾音在低音时,伴唱却相反地在主音上方四度或五度音开始演唱,这种伴唱一般都有较多的变化,重复每段的部分旋律。

三是最为复杂的伴唱形式,人们称为“羽毛排列般的伴唱”,就是以多声部曲式进行演唱,藏语称“恰铺聂瓦达尔”(意为“多声部”)。这些伴唱形式,对加强民族风格,烘托气氛,将剧情推向高潮等,起着关键的作用。

图片



3.昌都藏戏

昌都藏戏分为两类:一类是寺庙藏戏,包括昌都强巴林寺、察雅香堆寺、左贡田妥寺、江达岗托寺等寺院僧人表演的藏戏。另一类是民间藏戏,主要指察雅县新康乡等地俗人表演的藏戏。昌都藏戏的表演和音乐都是比较完整的,不仅能演出藏族地区流传很广的八大剧目,还有自己的十几个传统剧目。

昌都藏戏的唱腔(“朗达”)都是在当地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因而具有浓厚的康区民间音乐所特有的风格特色。主要唱腔可分为3类:一类为“杰波朗达”:是皇帝、国王、王子等人物的专用唱腔;二类为“尊姆朗达”:是皇后、王后、公主等人物的专用唱腔;三类为“伦波朗达”:是大小臣民的专用唱腔。

图片







零售价
0.00
库存量
1
销量
0
积分最多可抵消
0
首页
客服
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