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尼木三绝之|普松雕刻
  • 产品详情
  • 产品参数
  • 产品评论

尼木三绝之|普松雕刻


尼木,藏语的意思是“麦穗”,这里不仅盛产名声远扬的吞巴藏香、珍藏千年不腐的雪拉藏纸,还有纯手工的普松雕刻。

图片


图片


作为“尼木三绝”之一的普松雕刻是普松乡群众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一项古老技艺。2009年,普松雕刻制作技艺被列为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



雕刻艺人在长年累月的钻研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雕刻服务范围已从过去为旧西藏上层进行宗教活动服务,发展成为现在广受游客青睐的旅游产品,雕刻内容也从最初的体现宗教活动、人物礼仪、自然风光等扩展到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普松雕刻技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据传说,吐蕃王朝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为选择建都地点来到拉萨河谷。松赞干布下河沐浴时,见阳光折射岩石显出六字大明真言,遂请尼泊尔工匠将佛像镌刻于岩石上,随后建都于此。从此,石刻便成了西藏最常见的艺术表达形式,普松雕刻也是由此演变而来。目前,西藏范围内只有尼木县普松乡一带还完整保存着这门古老的绝艺。


图片


普松雕刻手工细致、工艺精湛、工序繁杂,从木料选用、制作、雕刻、整理修订最后制成优质的雕版可细分30多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

雕刻所用的刻刀也非常讲究,每个雕刻师都有自己专用的一套刻刀,一般有20多把。


图片


图片

普松雕刻形式多样,应用广泛,不仅有文字、图案雕刻,还广泛应用于经幡印制,据了解,普松乡印制的经幡占拉萨市场的80%,基本上拉萨地区悬挂的经幡,都是用普松雕版印制的。


图片
图片

END

图片
图片


图片

普松雕刻工序繁杂,如普通藏传佛教经文需9道工序,佛像一般需要15—16道工序,复杂的甚至需要20—30道工序。雕刻所用的刻刀也非常讲究,每个雕刻师都有自己专用的一套刻刀,一般有20多把。

图片


尼木县正积极摸索雕刻产业新出路,努力把雕刻产品做得更精细,更具有纪念价值和观赏价值,将西藏传统文化展现得更美,传播得更远,影响更深刻。

零售价
0.00
库存量
1
销量
0
积分最多可抵消
0
首页
客服
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